11月4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市水務局專場。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文運介紹了“十四五”時期天津保障維護水安全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果。

李文運介紹說,“十四五”以來,天津統籌做好高效利用水資源、優化提升水環境、保護修復水生態、保障維護水安全文章,水務各項工作取得長足進步,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為支持和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一是水務建設投資創歷史新高。“十四五”期間,天津搶抓國家增發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水利工程建設重大歷史機遇,以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災后恢復重建為契機,加快推進水務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各類水務工程380余項,預計完成水務建設投資約890億元、比“十三五”時期翻一番,水務建設規模創歷史新高,水務強基礎、穩經濟、促就業、惠民生作用突出。
二是防汛抗洪取得全面勝利。我市立足防范暴雨洪澇等極端天氣,持續深化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全市一級行洪河道堤防達標治理率由2020年的79%提高到2025年的99%,重要蓄滯洪區全面達標治理,34條重點山洪溝全面完成整治,防洪工程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十四五”期間成功應對了2021年夏秋連汛、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2024年“8·9”山洪、2025年海河“25·7”區域性大洪水,實現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四不”目標,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程度減輕了洪澇災害損失。
三是城鄉供水需求得到有力保障。引江引灤雙水源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市新增水源儲備能力0.49億立方米,新增水廠供水能力61萬立方米/日,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7%,全市供水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在滿足城鄉供水需求的同時,水資源剛性約束基礎不斷夯實,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非常規水利用四個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2025年,全市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均比2020年下降10%以上,主要節水指標保持全國先進水平。
四是河湖生態環境實現良性循環。持續推動河湖生態復蘇,大運河連續四年水流貫通,永定河連續五年全線有水,京津冀綠色生態河流廊道功能逐步彰顯;天津?綠屏水系引調自如、清水暢流,全市“四橫、三縱、十一片區”河湖水網完成構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狀況得到根本扭轉。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成效顯著,全市深層地下水水位連續6年回升、累計上升11.8米,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持續“雙下降”,全市水土保持率達到98.55%,位居全國前列。
五是水利現代化治理能力邁上新水平。數字孿生建設初具規模,覆蓋重點防洪工程的工情安全監測感知體系、覆蓋全市的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基本建成,“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系統初步打造,防汛工作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有效提升。工程建設管理有力有效,五年來工程質量合格率100%,重點工程單元優良率90%以上,在水利部質量考核中連年獲得A級。政務服務優化提升,水務營商環境不斷增強,“獲得用水”營商環境指標進入全國標桿城市。
下一步,市水務部門將在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基礎上,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科學謀劃我市水務“十五五”工作,為推動全市水務高質量發展、保障全市水安全作出新的貢獻。
來源: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