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市水務局專場。記者獲悉,“十四五”時期,按照生態、宜居、韌性城市建設要求,天津大力實施3方面治理工作,加快構建“源頭減排、管網排放、蓄排并舉、超標應急”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
天津市水務局排水管理處處長王濤介紹說,天津先后完成井岡山路、西沽等8處傳統積水地區,龍泉道、昆侖路等19處易積水點和密云一支路、東興等10處易積水地道改造工作,中心城區易積水點和易積水地道分別由2021年的29處和16處減少到2025年的10處和6處,城市易積水地區大幅減少。
“十四五”時期,天津累計修復中心城區老舊排水管道60公里、清淤大型排水管道226公里,更新改造老舊排水泵站130座,“津城”綜合排水能力“1年一遇”及以下區域面積由原來的79.7%減少到目前的65.6%,達到“3年一遇”及以上區域面積由原來的20.3%提高到目前的34.4%,城市排水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天津全面完成中心城區175公里二級河道清淤疏浚,新改擴建二級河道河口閘站8座,獨流減河低水閘泵站建成生效,全市外排泵站排水能力由502.6立方米/秒提高到862.6立方米/秒,在應對歷次強降雨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雨后中心城區大雨2小時、暴雨5小時積水全部排凈目標。
來源: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