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大連市13處國考河流斷面優良比例達到100%,14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比例持續保持100%,45條入海河流達標率100%,碧流河水庫、湖里河已入選遼寧省第一批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碧流河已被遼寧省推選為美麗河湖國家級優秀案例。成績的背后,是大連市統籌推進“三水”(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協調治理,實施“一河一策”等舉措,全面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
深化水環境系統治理 全面保障河流水質達標。系統推動水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推進實施《大連市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不斷健全“三水統籌”的管理機制,水環境保護、水生態修復、水資源利用等均達到預期目標。實施河流污染精準溯源,全面排查畜禽養殖糞污亂堆、城鄉生活污水溢流、農村生活垃圾散排等涉河突出問題,建立國考河流流域內污染源臺賬,開展污染溯源和定量分析,基于溯源結果編制主要河流“一河一策”管控方案并推動落實。推進河流水質污染補償,印發《大連市河流斷面水質污染激勵補償辦法》,發揮河流斷面水質污染補償機制的經濟調節作用,實施上下游雙向補償,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協同治污,共同促進流域水質改善。
全力推進入海河流總氮削減。制定《復州河總氮“一河一策”管控方案》,深入實施“三管、三溯、三建、三治”四個“三”工程,精準、科學、依法開展復州河總氮污染治理與管控,復州河提前實現總氮削減目標,方案作為范本編制技術審核要點并在全國推廣。2024年,全市復制推廣復州河總氮治理與管控工作經驗,組織編制8條國考河流“一河一策”總氮治理方案并推動落實,持續推進全市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水質“長治久清”。
扎實開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印發《大連市2024年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方案》《大連市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按照“清理一批、整治一批、合并一批”的原則,組織有序開展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及分類規范化整治。建立“一口一策”臺賬,將1983個排污口的基本信息、對應斷面等內容錄入信息系統,逐一核實涉水企業污水排放特征及去向,完成30994家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涉水企業與入河排污口信息關聯。啟動入河排污口規范化管理項目,綜合運用遙感解譯、人員現場踏勘等手段,對全市324條河流入河排污口進行系統排查、監測和溯源,并開展排污總量計算和納污能力分析,嚴格核定水域納污容量,實現“有河皆查”“有口皆管”。
深入推進工業污染源環境監管。持續推動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置,目前14個工業園區已全部自建污水處理設施或依托城鎮污水處理廠處理廢水,工業廢水得到妥善處理。通過實施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行動,對園區內企業排口、雨污排水管網、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等開展排查整治,推動提升工業園區整體污水處理效能。
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處理短板。通過實施新建、改造污水管網、改造雨污混接點、新建擴建污水處理廠等工程項目,全市污水處理廠規模達到248.7萬噸/天,較2016年的124.3萬噸/天翻了一番,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8%以上。經過系統治理,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已實現“長治久清”,城市水環境面貌得到改善。
強化水資源優化配置 科學管控生態流量。大連市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以維護河湖生態系統功能為目標,科學確定生態流量,嚴格生態流量管理。編制完成《大連市現代水網建設規劃(2024—2035年)》,以保障碧流河、英那河、復州河等主要河流水體連續性為重點,進一步明確生態流量目標,制定生態流量保障實施方案。2023年至今納入考核的碧流河水庫斷面生態流量泄放量達標率達100%,對于維持河流生態系統完整性發揮了重要作用。
持續守護百姓“水碗”。持續開展風險源排查,聚焦保護區及周邊規?;B殖場、污水處理廠、道路穿越、圍網等重點部位,建立健全“一源一檔”和環境問題整改清單。深入推進問題整治,針對水源地風險開展現場檢查和督導,開展水源保護區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和問題整治“回頭看”專項行動,進一步鞏固整治成果,消除環境隱患。完成27處鄉鎮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同步完成鄉鎮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志設置和隔離防護設施建設。
合理利用再生水資源。大連市主城區河道多為泄洪河道,非汛期上游無水。在各主要河道建成再生水回用設施,將生態中水作為景觀湖泊的“活水”水源,源源不斷地補充到河道中,配合下游閘門,在河道中形成景觀,既充分利用了再生水資源,又進一步提升了區域生態環境品質。同時,積極將再生水輸送到工業回用、城市雜用等領域,全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5%。
提升水生態系統功能 積極推進水生態修復。推進登沙河、大沙河、復州河等河流完成生態擴容項目建設,恢復河道水動力,提高水體自凈能力,改善河流水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完成8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和4萬畝人工造林,水源涵養能力顯著增強。
提升湖庫水華防范能力。制定、完善《大連市重點湖庫水華防控監測預警方案》,開展常態化巡查和監測工作。定期通報水源水華監測結果,分析研判藻類生長趨勢。指導屬地和水庫管理單位按照《遼寧省水庫藻類水華應急處置指導方案》做好水庫藻類水華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積極謀劃、推動碧流河、復州河、英那河等流域水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
完善水生態監測評估體系。組織開展大連市生物多樣性調查及評估,其中主要河流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專題為重要部分,在全面調查大連市河流情況的基礎上,選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5條河流,進行了河岸帶植被及河流水體微生物多樣性調查,分析了生物多樣性分布狀況與環境及人類活動的關系,提出了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建議,為全市河流水生態保護及修復提供了科學依據。
清水綠岸、魚翔淺底是人民群眾的美好愿景。下一步,大連市將繼續錨定美麗大連建設目標,以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為統領,持續強化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治理,以更高標準、更有力舉措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
來源:中國發展網